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链条 > 养殖 >

农业部畜牧业司就 生猪养殖问题进行解读

  点击量:4094  时间:2016-05-18

近日,在农业部就玉米结构调整与生猪生产形势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解读了生猪养殖的问题。

当前来说,生猪养殖的环保压力确实是越来越大。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是传统农业的一大优势。原来养猪为了肥田,农牧结合得非常紧密。现在为什么养猪污染的问题突出了呢?它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原来农民既种地又养猪,现在相当一部分规模猪场就管养猪,种地的就管种地,所以经营主体分离了,污染的问题就来了,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废物处理这方面的规定越来越严,去年又出了“水十条”,所以养猪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对于生猪养殖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供给。我们现在要找的就是保供给和保环境的一个结合点,既要保供给,也就是要吃上猪肉,又要不闻臭味,找这样一个平衡点。近几年因为禁养、限养,生猪的调减量比较大。据了解,有10个省份已经启生猪禁养区的划定,或者正准备启动。禁养区内的生猪规模场拆除搬迁的问题比较突出,这10个省影响了2000多万头的生猪出栏量,有一个省万头以上的规模场在禁养区内就被拆除27座,影响了40多万头的出栏量。所以说,禁养确实是给生猪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这也是我们下一轮发展中应该正视的问题,我们要在补短板方面下工夫,如果环保方面不达标,生猪规模养殖可以说寸步难行。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政策需要发力的地方。猪不是要不要养的问题,而是要养好的问题。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中国养猪饲养量占世界的50%,这么一种主要的食品,对治国理政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不可能不养,关键是要养好的问题。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对猪价变化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价格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波动。猪周期是正常的,是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对价格作出的不同反应。回顾十多年来,生猪养殖经过了几个周期,大体上每一次波动都有它的相同点,也有它的不同点。第一个相同点,都是因为供给的减少,就是生猪养殖量下降了,供不足需了。第二个相同点是,在价格高峰的时候或者最景气的时候,价格会冲得很高。大多数年份春节以后价格会有所下降,但是2007年,2011年,还有今年,都是价格最景气的年份,价格在春节以后没有出现下跌,出现了反常的现象。几个周期不同的地方,引起价格变化或者产能调整的原因是不同的。上两个周期,主要是猪周期加上疫病的影响。一个是蓝耳病,一个是仔猪腹泻,本来猪周期在发挥作用,再加上疫病的影响,造成生猪产能的迅速调减。今年特点跟原来不一样,虽然也有猪周期,但是赶上的是禁养,所以加大了产能下调的深度。

关于猪价,2015年3月份进入一个上升通道,9月到11月中旬期间有一个小幅下行,之后又恢复上行通道,一直到现在,尤其春节以后涨幅较快。后期的走势怎么样,会不会继续冲高或者暴涨?据分析,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

第一,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1、2月份监测的种猪场二元母猪销量增加了近60%,这预示着生产能力的扩大。3月份第4周仔猪价格同比上涨了102.3%,翻了一倍,仔猪价格的上涨也会带动补栏积极性的提高。还有一个最新数据,3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上升0.9%,母猪存栏在连降近三年后出现企稳,环比持平。所以,从这三个指标看,产能在较快恢复。

第二,从养殖成本看,今年推高养殖成本上升的因素,特别是饲料成本,跟以前不一样,这个因素弱化了。近期猪粮比价达到红色区域,很重要的因素是玉米价格的下调。如果按去年玉米价格每公斤2.4元计算,现在的猪粮比也还处于绿色区间。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的比重比较高,有60%-70%。现在的玉米价格降到2元左右,上涨可能性不大,所以饲料成本推动猪价上涨的因素基本不存在。

第三,从疫病来看,比较稳定,没有大的疫情。疫病对养殖业的影响非常大,疫情稳定了,也是稳定市场供给的重要基础。

第四,从需求来说,没有大的增长。因为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个宏观经济对消费拉动作用没有以前那么强了,对猪肉也有影响,所以需求上没有大的变化,也不会大幅拉动猪价上涨。

第五,猪肉的替代产品价格是下行的,禽肉价格基本稳定,牛羊肉和鸡蛋、牛奶的价格都是下降的。从以上五个因素看,今年猪价进一步暴涨没有基础和动力。

2011年开始,我国猪肉进口量增幅很大,但绝对量不大,去年冻猪肉进口不到80万吨,加上猪杂碎80多万吨,加起来160万吨左右。我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进口比例较低。关于猪肉进口的问题,有三个判断,一是大量进口不必要,中国人吃肉没必要靠外国,因为我国已经有足够的生产能力。这几年尽管有猪周期,但也正好说明我国的生产能力是足够的,如果供不应求,就没有猪周期了。二是大量进口不合适。生猪产业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近4000万户的养猪户,加上上游饲料工业,下游的屠宰、运销产业,产业链长,就业人口多,大量的进口替代国内猪肉是不合适的。三是大量进口也是不可行的。现在世界猪肉贸易量700万吨左右,日本、韩国、墨西哥等稳定依赖进口的国家,每

年进口量400多万吨,剩余的可进口的猪肉不超过300万吨,如果中国猪肉出现大的缺口,进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目前国内外猪肉存在比较大的价差,这是养殖成本不同造成的。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内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稳定生产和市场。

资料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0
关键词:

上一篇:发改委:猪价此轮上涨有 恢复性和补偿性

下一篇:蒙都羊业亮相新三板 互联网+战略引领新业态

我要评论

1 2 3 4 5 6 7 8 9
验证码: 验证码填写错误
更多养殖
黑龙江重点扶持“种猪养殖场+农户”养殖项目
我国蛋品市场流通格局变化及价值再造
如何寻找动物福利与养殖利润之间的平衡点
英国猪遗传育种的成功之路
完善我国屠宰检验检疫制度的思考
我国蛋鸡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小肉鸡创出大品牌 汾西鸡肉产品进军国际市场
新希望集团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框...
新闻排行榜
关于《肉类行业数字化车间 通用要求》等8...
烤肠征求意见稿材料
《台湾风味烤肠》《果木烤肠》公开征求意见函
中国肉类行业可持续发展-绿色贸易宣贯
关于推荐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项目的公示
9.24团标征求意见
关于《可生食鲜鸡蛋》等6项团体标准公开征...
关于团体标准《牦牛肉》《牦牛肉质量追溯技...
中国肉类协会《牛排及其质量团体标准》制订...
关于批准发布团体标准《富α-亚麻酸猪产品...
活动专题栏目

华凌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