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规标准 > 行业标准 >

美国牛肉产业考察报告

  点击量:3439  时间:2018-01-03

一、美国概况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美国是第一大农业国,具备农业生产的优良条件: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纵贯南北,平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一半,耕地面积占世界的十分之一;纬度适中,国土辽阔,三面临海(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气候类型齐全;经济发达,农业生产技术先进;交通发达;农作物品种优良等。美国的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草、肉蛋奶产量均名列前茅,其中小麦产量占世界的近十分之一;大豆和玉米均占40%左右。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生产规模巨大,生产技术领先,部门结构完整;经济总量长期居世界首位,人均GDP高达近5万美元,居人口5000万(含)以上国家首位。美国是牛肉产业大国,据USDA数据库,2015年,美国肉牛存栏量为8914.3万头(世界第四位),牛肉总产量为1078.7万吨(世界第一位),进口量为153.0万吨(世界第一位),初始存储量为26.8万吨,总共可利用量为1258.5万吨。2015年,美国牛肉出口量为102.8万吨,途经美国大陆的(shipments to U.S. territories)数量为4.7万吨,年末存储量为31.0万吨。可利用的总胴

体量为1120.0万吨,零售量为784.0万吨(胴体的0.70),净肉量(胴体的0.669)为749万吨。折合到每个人的胴体消费量为35千克,零售量为24千克,净肉量为23千克。

美国虽然是牛肉生产大国,但同时也是牛肉进口大国,其进口牛肉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墨西哥等盛产脂肪含量较低的牛肉国家,这类牛肉进入美国后一般用作餐饮原料,如加工成牛肉饼、牛肉馅等。美国自产的牛肉有95%以上为谷饲牛肉,品质等级在Select以上的占90%以上,其牛肉出口量自2003年因疯牛病而大幅降低后,近些年数量逐渐恢复,其主要出口国为日本、韩国等喜好花纹牛肉的国家。美国出口至中国的牛肉也在2003年因疯牛病而停止,今年6月份中国重新对美国牛肉开放关口。为了能够深入了解美国牛肉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及美国牛肉行业对牛肉出口至中国的态度和应对策略。应美国查维斯集团(Jarvis Products Corporation)副总裁约翰·朗(John Long)的盛情邀请,由中国肉类协会牛羊分会组织来自中国肉类协会、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优秀企业代表等一行16人2017年9月14-23日出访美国。


二、美国考察的主要对象

本次出访主要目的是与美国农业部、北美肉类协会、美国大型肉牛饲养、加工企业进行对话、研讨与交流,深入了解美国肉牛产业发展经验及趋势、牛肉产品消费指导及发展趋势、美国肉类进出口贸易情况等,从宏观方面对美国牛肉产业进行把握。重点探访美国牛肉生产链条的各企事业单位对美国牛肉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这一现状的态度和应对。


北美肉类协会 团组人员前往位于华盛顿的北美肉类协会(NAMI)办公总部与北美肉类协会相关人员会面。

中国肉类协会考察团  山东农业大学  张一敏


北美肉类协会团组人员国际部副部长比尔·维斯曼对NAMI进行了简要介绍,该协会代表北美95%的红肉企业、70%的禽肉企业、400余包装商及200余家肉品设备生产商。此外,协会还拥有众多协作机构,主要涵盖了高校及研究机构,负责教育、培训、公众营养的宣传与培训;以及别国(丹麦、巴西、意大利、日本)的皮毛、罐头、热狗等行业协会。该协会与我国肉类协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质检委员会、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农业大学等均有持久的合作关系。

行业协会对美国肉牛行业以及政府具有重要作用,肉类协会在美国市场监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也是美“大市场、小政府”体制在市场监管模式上的表现。该协会在协调供求、行业准入、行业标准制定、行业竞争秩序维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泰森肉业(Tyson Meat)、嘉吉(Cargill)、国际牛肉(National Beef)、查维斯集团(Jarvis Products Corporation)等大型肉类生产企业分别委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介绍了各大企业的具体生产加工情况、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养殖及加工成本等信息。

在双方交流期间,对各自产业模式、行业监管、发展契机、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美方对我国瘦肉精管控、可追溯、消费喜好、市场习惯等问题显示出极大的兴趣,我方则对美方产业模式、行业协会、养殖与屠宰成本、贸易情况、规模化程度、分级分割标准有了深入的了解,此次交流使双方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为进一步扩展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美国农业部

美国农业部(USDA),分别会见了美国农业部负责对外贸易及政策咨询的副部长杰森·哈费麦斯特和食品安全监督服务局(FSIS)局长卡门·罗登伯格。杰森·哈费麦斯特部长介绍了美国肉类进出口贸易情况、牛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认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主席的访美均为美国出口肉类提供了强烈的信号,同时美国内部生产企业也对美国牛肉出口中国发出了强烈的呼声,因此在此背景下中美肉类企业的生产与技术合作前景十分乐观,深信中美两国政治、商业的积极必将推动技术与信息的共享、贸易的增加。

与FSIS相关人员的会面中,卡门·罗登伯格对FSIS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该组织主要负责并行使美国的食品安全责任,推广国家健康计划、实现检测手段的系统化与现代化,并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制定和实施规范与文件,为中小企业提供指导等。在与FSIS的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了美国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体系。


3. 内布拉斯加农业厅

访问期间,团组赴美国主要牛肉及粮食生产大州——内布拉斯加州进行考察,在首府林肯市州议会大楼,与农业厅厅长格雷格·伊巴克进行了交流。格雷格·伊巴克介绍了内布拉斯加牛肉在全美牛肉市场供给的领导地位,该州牛肉存栏量是其人口的4倍,主要以育肥牛为主,牛肉产量为70亿磅。

该州是全美育肥、屠宰的中心地带,每年肉牛的流动为400至500万头,该州在肉牛生产全产业链的各环节中(如饲料玉米的种植、存栏量、育肥量及加工量)均处于第一的地位。由于具有生产玉米的优势,在饲料中玉米大量使用,根据美国USDA分级标准,该州生产的牛肉在CHOICE及PRIME级别的牛肉占总产量的60-75%。该州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肉牛饲养,一般在春、夏、秋进行放养,冬季到第二年2月进行围栏饲养。由于该州水资源缺乏,大量科技手段用于灌溉技术的研究。团组还应邀参观了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林肯分校,与动物科技学院的史蒂夫·琼斯、克里斯·考尔金斯、约什·戴维斯、盖伦·埃里克森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史蒂夫·琼斯教授介绍了美国肉牛产业发展经验及趋势,并在史蒂夫·琼斯教授的安排下参观了动物科技学院屠宰与加工实验室,该实验室具有整套分割与包装生产线,教授以牛的一整条胴体为试验材料,为团组人员现场讲解了牛肉的分割与分级。


4. 访问考察了多家大型肉牛育肥、屠宰大型加工企业

团组人员还前往赫布阿伯斯养殖场、JBS肉牛屠宰厂、大奥马哈牛排加工厂、查维斯集团客户服务部。

赫布阿伯斯养殖场存栏量2万头,该育肥场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借助内布拉斯加州得天独厚的玉米饲料优势,发展规模化养殖,极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利用先进科技节能减排,每年出栏量4.4万头,然而整个牛场工作人员仅为18人,其规模效益可见一斑。JBS和大奥马哈牛排加工厂是美国大型肉牛屠宰及加工厂,JBS凯勒工厂每天屠宰量为1800头(属于美国中小型屠宰厂),应用了真空吸尘、栅栏减菌、湿法成熟等多项先进的微生物防控及品质控制技术。大奥马哈牛排加工厂位于美国玉米种植中心带,厂区面积4万平方米,每天屠宰肉牛2200至2500头,牛排产量十万磅/天。USDA分级员常驻该厂进行分级,目前可供给中国市场的牛肉量为500头/两周。得益于良好的微生物控制措施,该企业冷鲜肉保质期达到100天。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牛肉正是来自大奥马哈牛排加工厂。大奥马哈首批输华牛肉装车仪式于2017年6月14日举行,州长彼得·里基茨到现场庆贺。目前该企业在中国急切寻找分销商及贸易合作伙伴,并致力于中国消费市场的调研,希望能够在中国开放牛肉市场后以最短的时间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并生产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团组人员还访问了查维斯集团客户服务总部。副总裁约翰·朗介绍了查维斯集团的概况,并展示了真空吸尘、击晕、劈半、喷淋等最新的产品及设备。


5. 美国多家肉品零售及分销机构调研,明确了美国牛肉消费水平及牛肉分销、流通方式团组前往福尔斯教堂农贸市场、长城超市、威格曼超市、沃尔玛超市等大型商超,实地对美国在售的牛排及肉制品的种类、等级、价格、消费人群进行了走访,了解了美国牛肉消费终端市场概况。商超中,产品多以托盘包装或真空包装的形式陈列。其中大奥马哈牛肉专卖店利用了真空贴体包装,2-6块牛肉包装成盒,这种形式的牛肉价格昂贵, 一盒1.25kg的西冷牛排26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为1700多元;B.I.G牛肉专卖店,建立于1969年,主打产品为认证的安格斯牛肉,真空包装的眼肉价格为14.69美元/磅, 折合人民币约为215元/kg。


三、美国牛肉业概况

1. 肉牛存栏及牛肉贸易情况

(1)肉牛存栏量:

2016年全球肉牛存栏量为98852.7万头,其中存栏量最大的国家为印度30260万头,占全球总存栏量的31%,巴西居第二位存栏量为21918万头,占比22%,中国位居第三存栏量为10027.5万头,占比10%,美国、欧盟分居第四、五位,分别为9191.8万头和8915.2万头。位居前五位的国家总存栏量占比达70%以上。图1. 2016年世界肉牛存栏量分布情况及美国肉牛存栏情况(USDA,MLA)

(2)牛肉产量(胴体重)

2016年全球牛肉产量为6044.3万吨,其中美国产量(牛肉与小牛肉)最高,为1150.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9%,巴西、欧盟分居第二、三位,产量为926.4万吨和788.1万吨,中国、印度占比分别为12%及7%,澳大利亚与阿根廷的产量仅为全球牛肉产量的4%。美国存栏量并不是最多的国家,但是产量却位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存栏量最大,但是产量仅居世界第五位。图2. 2016年世界牛肉产量分布及美国牛肉产量情况(USDA)

(3)牛肉消费量

2016年全球牛肉消费量为5871.4万吨,美国为第一消费大国,全年消费1167.8万吨,占全球总量的20%。我国牛肉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二,为776.5万吨,占全球总量的13%。其次为巴西、欧盟、阿根廷、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日本等。

2016年全球牛肉进口量为769.1万吨,美国为第一大进口国,进口量为136.7万吨,占全球总进口量的18%,我国为第二大进口国,进口量为81.8万吨,占比11%。日本、俄罗斯、韩国,占比分别为9%、7%和7%,其次为香港、欧盟、智利、埃及、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地区)。

(5)牛肉出口量

2016年全球牛肉出口量为942.2万吨,肉牛存栏量最大的国家印度为牛肉最大出口国,出口量为176.4万吨,占全球总出口量的19%;其次为巴西,出口量169.8万吨,占比18%,与其较高的肉牛存栏量和牛肉产量相呼应;澳大利亚虽然仅有3%的全球存栏量,4%的全球牛肉产量,却是全球第三位的牛肉出口大国,出口量达148万吨,占比16%。美国作为第一大牛肉产量国,第一大牛肉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其出口量也占据世界牛肉总出口量的12%,位居第四位,出口量为115.9万吨。

2. 美国牛肉生产体系概括

美国是牛肉生产大国,也是肉牛业发达的国家。美国地广人稀,可利用面积超过我国,而其人口只有我国的五分之一左右。有大量土地用于维持牧草和饲料生产,肉牛生产可以在广阔的草原进行。肉牛生产遍布整个美国,但美国牛肉大多产自美国西部牧场。肉牛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大型饲草收割机械、饲料加工机械、送料机械、耕作机械一应俱全。美国建立了完整且运行规范的肉牛养殖和生产体系,即种牛场-带犊母牛繁育场-架子牛饲养场-育肥场-屠宰加工场。

(1)种牛育种体系(Seedstock breeding system)

种牛场负责向带犊母牛繁育场提供优质种公牛,育种方式主要以本交为主(占95%以上),1头公牛可配20-25头母牛,每年进行两季配种,繁殖率一般能达到85%。美国种牛场繁育的肉牛品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英国品种,如安格斯、海福特、红安格斯和短角牛;第二类是以婆罗门为基础培育的品种,如婆罗安格斯、肉牛王、婆罗门牛;第三类就是欧洲大陆品种,如夏洛莱、西门塔尔、利木赞、德国黄牛。

(2)母牛-犊牛培育体系(Cow-calf pasture system)

该体系对母牛和犊牛进行专门的养殖,主要由粗放型的小牧场和适度规模的集约化牧场构成。在美国,养殖规模为100头以下的小型牧场约占90%,其中50头以下的牧场占到75%以上,这些小型牧场饲养了全美50%的母牛,其余10%的大型牧场饲养了全美50%的母牛。该阶段母牛的营养需求主要来自草地,只有在寒冷地区的冬季才会给予适当补饲,补饲的饲料一般为玉米和干草,补饲时间大约为90天。犊牛随母牛在草场放牧,通常在7个月断奶,体

重为270千克时出售。养殖场每年出栏犊牛的比例占80%,淘汰的成年牛比例占20%。出栏的犊牛80%出售给架子牛饲养场,20%留作后备母牛饲养。

(3)架子牛饲养体系(Yearling-stock pasture system)

架子牛饲养场一般在冬季或夏季收购断奶犊牛,然后将其放到草场上饲养4-5个月,直至其年龄达到1周岁,体重达到270-405公斤后,出售到育肥牧场。该阶段主要是过渡性饲养,以骨骼和内脏的发育为主,饲养较为粗放,主要采食粗饲料,适当补饲一些小麦、黑麦草和作物秸秆。该阶段犊牛的日增重在227-1360克。

(4)育肥体系(Feedlot system)

完成了架子牛饲养阶段的牛或1周岁的公牛在育肥牧场进行宰前集中饲养,美国大约有16000个大型的育肥场,均采用机械化饲喂,采用开放式场地,用围栏围成小圈,进行散养。育肥饲料采用全价饲料配方,以玉米为主,占到精饲料的75%以上,同时搭配一些豆粕和棉籽。日粮中精粗饲料比例为80  20。一般育肥期为100天左右,一般在16-18个月出栏,出栏体重为450-540公斤,每头牛价格在1000-1200美元之间,屠宰率约为65%,利润为300-500美元。

3. 美国肉牛屠宰加工模式

2015年,美国的肉牛及小牛的屠宰量为2880万头,比2014年降低5个百分点。联邦政府监察的覆盖面达98.4%。肉牛宰杀的平均活重为617kg,比2014年增长13.62kg。其中阉牛占屠宰量的54.2%,小母牛为26.0%,奶牛10.3%,其他奶牛7.9%,公牛1.6%。小牛宰杀量为45.26万头,比2014年低于20%。平均活重为140.74kg。

美国由少数企业控制着绝大部分的屠宰量,2015年全美有641个屠宰厂(至少屠宰一头),其中13家屠宰企业年屠宰量均达100万头以上,宰杀量为1621.28万头,占总量的57%。0.5%的牛由小型屠宰场加工(小于999头),主要为方圆100公里内的用户提供新鲜牛肉,这类屠宰厂在美国占据很大比例,为73.3%。美国市场上牛肉的消费形式主要还是冷鲜肉,部分带骨肉和调理肉。冷鲜肉是美国最主要的牛肉产品,占全部产品的80%左右,其余20%为调理和速冻肉制品。主要是部位分割肉,如里脊、西冷、眼肉、膝圆、米龙等部位肉修割或去皮去筋膜后分割真空包装、托盘包装或真空贴体包装后上市;还有带骨牛肉,如将肋排、脊肋排、带骨腿肉等,加工成小块烤排,可以直接烹调;以及肉馅产品,是将瘦肉和碎肥按一定比例混合绞成肉馅,托盘包装后上市。此外,美国市场还有一部分调理肉,也称为enhanced beef steak由部位肉经过盐水注射、腌制等工艺加工而成,可直接进行烹调,其中水的注水量不得超过10%。


四、美国牛肉进口对我国牛肉产业的影响

1. 满足消费数量的需求  

虽然我国是牛肉生产大国,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之近年来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消费量也逐年增大,2016年的消费缺口已达到77.3万吨,近十年缺口估计能达到200万吨。未来几年我国牛肉的自产量仍无法满足我国人们的消费量,中国的牛肉整体来说还属于供应短缺的状态。目前一个美国人的年均牛肉消耗量是35千克,而中国平均仅为5千克。因此,引入国外的牛肉,从满足我国牛肉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一角度考虑利大于弊。

此外,价格因素,目前我国牛肉的价格已由2012年的41.38元/公斤升至2016年的62.86元/公斤,今年5月上旬我国牛(腿)肉的价格为每千克66.96元,每500克超过33元。美国牛肉的引入,丰富了市场,牛肉不再那么紧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牛肉价格的持续上升。

2. 进口商之间的平衡

中国一直是世界几大牛肉出口国紧盯的目标,而且竞争激烈。巴西和澳大利亚是目前中国进口牛肉的两个最大来源国。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的牛肉在2015年曾达到峰值,年交易额达到10亿澳元。不过此后由于干旱问题,澳大利亚政府限制了养牛数量造成供应下滑,加上当地牛肉价格上涨,限制了对中国的出口数量。2016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牛肉出口骤降至6.7亿澳元,下滑幅度达到40%。正是借助这一机会,去年巴西对中国的牛肉出口份额上升至第一。但是巴西牛肉也好景不长,今年早些时候,巴西警方调查发现当地多家企业存在售卖过期变质肉类食品的违法行为。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给过期变质的肉添加化学物质,掩盖变质的气味和色泽。另外还存在给牛肉注水增重、以廉价鸡肉冒充牛肉等问题,部分产品流向了海外市场。为此,今年3月份中国商务部表示,作为巴西肉类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对巴西肉类出现质量问题表示高度关切,中国已临时采取措施暂停进口巴西牛肉。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牛肉进来,中国牛肉市场的格局会打破,之前双雄争霸局面将会变成三国演义。牛肉进口商之间的竞争慢慢会达到进口数量及牛肉价格的相互牵制、平衡的局面,对于我国牛肉市场的多样性、稳定性的保持也是有利的一面。

3. 中国牛肉生产企业压力大增

我国肉牛屠宰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薄利产业,国外牛肉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牛肉生产企业会有很大的压力。我国肉牛饲喂的规模化程度较低、饲料价格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此外,我国肉牛存栏量有限,很多屠宰企业的牛源问题和长距离的运输成本和运输应激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牛肉价格降下来,很多小型屠宰企业很可能会吃不消,甚至有消失的可能。


五、面对进口牛肉我国牛肉企业的应对策略

1. 明确国外牛肉不会大量涌现,端正心态,积极应对

中国牛肉市场近几年已经迎来了好几个世界级牛肉大国的进口高潮,无论澳大利亚还是巴西牛肉,都没对中国牛肉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所以美国牛肉的到来也没那么可怕。美国、巴西均是牛肉生产大国,但是我们同时需要了解美国和巴西均是牛肉消费大国,两国可供出口的牛肉数量十分有限,同时两国多年来已经有比较稳定的出口国家,如美国出口至日本和韩国的数量约为39万吨和21.3万吨。澳大利亚生产量虽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其人口数量较少消费量低,所以可供出口的数量较大。但是日本和韩国也是澳大利亚牛肉出口的重要国家,2016年出口至日本的牛肉为26.4万吨、美国为24.2万吨、韩国为18万吨。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可匀给中国牛肉的市场份额均会比较有限。

此外,我国对美国进口牛肉有严格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几点为:牛龄要求30个月龄以下;输华牛肉的牛需有完善的记录,可以保证追溯到牛只的出生农场,禁止包含莱克多巴胺(瘦肉精)及其他生长激素化合物的牛肉及相关产品。目前,在美国,可追溯的牛只及不使用莱克多巴胺的牛只数量非常少,二者需要增加肉牛的养殖成本。所以,现在能够出口至中国的数量十分有限,截止到2017年10月26日,今年从美国出口至中国的牛肉(Fresh, Chilled or Frozen Muscle Cuts of Beef)数量仅为943吨,订单数为442吨。

2. 优质“冷鲜牛肉”是一个突破口

冷鲜肉将是中国牛肉与国外冻牛肉竞争的最大优势。受到运输周期和距离的影响,目前我国进口的牛肉绝大多数都是冻肉,比例占据95%以上。因此“冷鲜肉”是中国牛肉的可靠出路。冷鲜肉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口感上都优于冻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冷鲜肉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目前在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猪肉领域,已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冷鲜肉,预计未来冷鲜牛肉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澳洲生产的牛肉,走海运最快需要四十多天进入市场,美国牛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长时间放置的冷鲜牛肉,其品质会打折扣,肉色稳定性差一些,已经有分销厂家发现经过较长时间运输的大块的澳洲冷鲜牛肉,进入中国市场后进行分切,再进行气调包装时其肉色保质期较于国内的牛肉要短。

因此,从包装形式和冷链运输两方面保证我国冷鲜牛肉的生产、供应,让消费者食用新鲜、优质的自产冷鲜牛肉将是我国本土牛肉生产企业崛起的突破口。

3. 合理利用进口肉

进口牛肉一般都是冻肉,进入中国市场后很大一部分是作为餐饮加工原料来售卖。另外,相关企业也可以利用其低廉的价格加工成多种牛肉制品,如牛肉干、调理牛排、牛肉丸、酱牛肉等传统和新型牛肉产品。所以单纯的牛肉制品加工企业和配套有牛肉制品生产车间的牛肉生产企业,通过降低原料肉成本,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空间。

4. 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屠宰、降低生产成本

美国的规模化饲养、规模化屠宰,减少了牛均成本。目前国内的肉牛大多数还是散养在农户家中,每户几头牛的饲养方式大大提升了饲养成本。而在国外养牛发达国家的牧场中,上千头牛只需几个人管理的模式非常普遍,美国甚至有28人养25万头牛的规模化牧场,成本自然降低。因此,未来大规模养殖肯定是中国养牛业的主要形态,但这其中涉及土地流转等很多现实问题。

除了规模化饲养降低成本外,饲料成本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美国的玉米也是施行规模化种植,种植成本约每吨折合人民币800元,而中国玉米种植大部分还是散户种植,成本可能是美国的3倍。

此外,我国的肉牛屠宰企业较多,中小型企业遍布全国各地,而大规模的屠宰企业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生产效率有限,很少企业能够满负荷生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屠宰成本的升高。

因此,从饲料的规模化种植、肉牛的规模化养殖及肉牛的规模化屠宰方面来考虑去降低牛肉生产过程的成本,一方面要加大肉牛养殖的规模化,另一方面要打通从牧草和饲料种植到肉牛养殖再到后端牛肉加工、销售的整条产业链,有效降低全过程的成本,才能与养牛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抗衡。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全面实现养牛产业化是个漫长道路,无法一蹴而就。“养牛规模不可能一下就快速涨上来,所以增大牛肉进口是必要的补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0
关键词:

上一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血制品》讨论会在京召开

下一篇:意大利:最严苛的监管规则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我要评论

1 2 3 4 5 6 7 8 9
验证码: 验证码填写错误
更多行业标准
关于征集2018年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立项申...
关于成立中国肉类协会科技标准委员会 的通知
肉类食品包装标准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新《标准化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
意大利:最严苛的监管规则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血制品》讨论...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
7月起将实施的标准
新闻排行榜
关于《肉类行业数字化车间 通用要求》等8...
烤肠征求意见稿材料
《台湾风味烤肠》《果木烤肠》公开征求意见函
中国肉类行业可持续发展-绿色贸易宣贯
关于推荐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项目的公示
9.24团标征求意见
关于《可生食鲜鸡蛋》等6项团体标准公开征...
关于团体标准《牦牛肉》《牦牛肉质量追溯技...
中国肉类协会《牛排及其质量团体标准》制订...
关于批准发布团体标准《富α-亚麻酸猪产品...
活动专题栏目

华凌牛业